今年,世纪疫情与国际市场波动叠加,粮食保供稳价压力更大。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粮食生产目标做出了怎样的安排?
今年,国家提出粮食生产目标是: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农业农村部表示,这一目标主要是从守住底线、满足需求、抗御风险出发提出的,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守住底线。按照我国粮食安全战略要求,首先是立足国内、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口粮品种保住,粮食生产目标上就是要优先稳口粮、稳玉米,全力守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
满足需求。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攻坚克难扩大大豆面积,多措并施扩大油料生产,努力增强大豆和食用植物油供给能力。
抗御风险。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环境复杂严峻,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要求更高。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 吕修涛:必须要着力稳口粮、稳玉米,扩大豆、扩油料,确保全年粮食丰收,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主产区力促粮食稳产保供
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一季度,粮食生产保持较好势头。这一好形势来之不易,实际上今年以来粮食生产遭遇夏粮小麦开局不利、农资价格持续高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等因素相互叠加的特殊困难。
在调研中,记者走访了部分夏粮大省、早稻大省、秋粮大省的主管部门,来看看这些主产区是如何采取超常规举措,力促粮食稳产保供的。
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其中90%以上都是重要口粮品种小麦。受去年罕见秋汛影响,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五省1.1亿亩冬小麦播种较晚,冬前苗情为近十年最复杂最差。其中,小麦第一大省河南,冬前小麦一二类苗仅占77.4%。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王俊忠:开春后立即派出10个干部工作组、18个小麦专家组,督促指导各地分区施策、精准管理,推动晚播弱苗的促弱转壮。目前,全省一二类麦田占比达93.5%,与上年相当,明显好于预期。
保粮食安全,首要是保面积。稳定早稻面积是重要之举。早稻大省江西,严格实行党政同责,层层压实责任,出台早稻生产专项扶持政策,力促面积稳中有增。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刘光华:整合资金4.15亿元,重点支持了集中育秧、社会化服务、防灾减灾等三个关键环节。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不少于20%,重点支持早稻生产。据调度,全省早稻意向种植面积达到1830万亩,同比增加1.8万亩。
吉林是重要的秋粮主产区。突发疫情影响到当地的备春耕,进度比常年较慢。为此,省政府派出9个服务指导组包区包片力促备春耕抢农时。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 刘文国:我们及早分解下达粮食播种面积8800万亩到村、到户、到地块,超过国家下达任务200万亩以上。及时下拨耕地地力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共计97.7亿元,推进春耕生产。目前,受疫情影响耽误的备耕进度已经追上来了,春耕生产进度与常年相比基本持平。
一线调研:晚播小麦的丰收保卫战
针对晚播麦较多、苗情偏弱的不利局面,开春以来,中央和小麦主产省开展了一场晚播小麦的丰收保卫战。
谷雨过后,河南冬小麦进入抽穗扬花期。辉县市种粮大户杨森的麦田里,当地农业农村局的高级农艺师吴乾坤正在指导他进行小麦赤霉病防治。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农艺师 吴乾坤:小麦扬花期是小麦赤霉病防治非常关键的一个窗口,咱们用450克每升的戊唑咪鲜胺,一亩地用20到25毫升。
去年秋冬种赶上了罕见秋汛,尽管在辉县市各部门努力下,当地近70万亩小麦实现了应种尽种,但大部分小麦由于播期晚,弱苗偏多,三类苗占比一度达到28.8%,是近十年来最差的。
为抓紧窗口期促弱转壮,今年春节刚过,辉县市农业技术人员就及早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壮苗”行动,通过田间管理技术来弥补晚播弱苗的不足。
杨森的1300多亩小麦近一半是弱苗,吴乾坤今年已经第六次来到他的地块。有了吴乾坤支招,杨森迅速拨通当地“云农场”服务电话。
距离杨森的麦田不到7公里的“云农场”,是当地专门设立的为农服务中心,服务半径覆盖周边50公里。除了保障农资供应,“云农场”还提供测土配肥、技术培训等服务。不到20分钟,“云农场”配送员就把两箱农药送到杨森的地头。随后,农技部门调配的4台大功率植保无人机,开始准备作业。
河南省辉县市高级农艺师 吴乾坤:一定要注意,高度不能超过两米半,不要飞得快。
四台无人机连续作业三个多小时,杨森的1300多亩小麦全部完成病虫害防治。
河南省辉县市峪河镇四街村种粮大户 杨森:去年麦子种的比较晚,11月15日左右才种完,我一直担心麦子的长势。通过农业专家的指导,(今年)我施了三次肥,打了两遍药,防虫害、营养药,目前看到麦穗都长齐了,我心里也很踏实,今年应该有个好收成。
“科技壮苗”行动开展以来,辉县市共有11个科技小分队近120位农技人员包村到户开展促弱转壮技术服务。与此同时,农业、供销、电力、水利多部门联动,当地小麦苗情转化效果明显。
河南省辉县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张海霞:到目前为止,我市的三类苗比去年越冬期减少了15.3万亩,一类苗比去年越冬期增加了21.4万亩。目前我市69.7万亩的小麦,长势好于预期,丰收基本在望。
一线调研:多措并举保障早稻面积稳定
在我国,粮食生产按季节分为夏粮、早稻和秋粮。其中,早稻不仅是一季口粮作物,还关系到双季晚稻的茬口,稳定早稻面积,对稳定全年粮食面积十分重要。
今年,南方早稻主产区采取了哪些举措,力促早稻面积稳定的?来看记者在早稻大省湖南的一线调研。
早稻大省湖南稻谷产量占全国12.6%,为了让每一块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今年湖南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强抛荒地治理,推进复耕复种。
桃江县马迹塘镇这片接近50亩的水田里,农民们正在忙着插秧。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都是抛荒地。
湖南省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薛虎军:水系不畅导致泥脚(淤泥)比较深,机械化操作的难度很大,农民不愿意种,导致这个耕地抛荒。
为了挖掘粮食面积增加潜力,湖南2020年开始实施耕地抛荒专项治理三年行动,清理整治撂荒地158万亩,增加早稻面积180多万亩。桃江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完善排灌系统,引导种植大户流转治理后的水田。
湖南桃江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薛虎军:一般平均下来的话,我们治理的抛荒地的面积,每亩能够增加粮食的产量应该是800斤左右。
育秧难是影响早稻面积的突出问题,缺劳力不能育秧,缺技术不会育秧,缺设施不想育秧,这些难点在全国早稻主产区普遍存在。今年,湖南在74个早稻生产重点县部署安排1350万亩早稻集中育秧,比上年增加150万亩,占到全省早稻面积的75%,以此来稳定优势区早稻面积。
记者在益阳市赫山智慧农业育秧工厂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坐在5G物联网总控中心前就可以控制整个工厂运行。现在,工厂首批供应1200亩大田秧苗即将移栽完毕。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种植大户 薛永强:它整个生产过程可控,这样的话育出来的秧,它无论是粗壮度,还是盘根系数,以及高度它都是人工干预可控的,移到大田里面之后,可以每亩增产100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南方早稻面积预计达7100多万亩,比上年稳中有增,目前,长势良好。
粮食丰收关口多 重农抓粮不放松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作为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更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
在全国上下努力下,一季度粮食生产保持较好势头。小麦扭转苗情偏弱的不利局面,早稻呈现恢复发展趋势,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有增,春播进度快于常年,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好基础。
我们也要看到,粮食生产茬口多、季节长,要过的关口还有很多,夏季的高温热害、干热风、烂场雨、干旱、洪涝、台风,秋季的寒露风、早霜等都会对小麦、玉米、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当前,疫情仍在多点频发,病虫害也属于多发重发年份,粮食稳产丰收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因此,重农抓粮的劲头不能松,要严格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意向面积一亩一亩落下去,通过高产技术模式,将产量一斤一斤提上来,夏粮、早稻、秋粮,要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品种一个品种环环紧扣推进生产,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生产目标。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