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紧随ESG投资新风向 富国500ESG ETF今日开启网上现金认购

  • 2022-07-21 11:23:01 北京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近年来,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ESG投资逐渐成为各国共识,也成为资管产品的重要布局方向。晨星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全球ESG基金资产达到2.74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的ESG投资也在加速推进,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18日,2022年以来市场上新成立的ESG主题基金有19只,募集总份额达96.4亿份。据了解,富国500ESG ETF(认购代码:561153,证券代码:561150)正在发行中,并于今日正式开启网上现金认购,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款践行ESG投资的指数化便捷工具。

      ESG指标囊括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大维度,旨在反映除财务信息之外的企业收益和风险因素,是衡量企业盈利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ESG评分高的企业一方面具备更强的持续经营能力,可以通过盈利改善、估值提升等方式提高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所涉违规处罚及诉讼数量更少,回撤控制较优。ESG投资能够有效帮助投资者规避存在负面事件或行为的“地雷股”,从而筛选出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标的。

      基于ESG投资能较好地评判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许多指数研究机构发布了一系列ESG指数,为ESG投资提供相应的基准与标的。其中,富国基金正在发行的500ESG ETF紧密跟踪中证500ESG基准指数(指数简称:500ESG指数,指数代码:931648.CSI),该指数运用负面筛选策略,在中证500指数样本空间中剔除ESG评分最低的20%公司,先行排除潜在风险较高、未来业绩存在变数的公司,反向遴选重视环保、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司治理优秀的公司作为投资对象。

      从长期业绩表现来看,500ESG指数相比中证500指数呈现出更高的长期回报及更佳的抗风险能力。Wind数据显示,自2017年6月30日基日以来截至2022年7月20日,500ESG指数累计上涨11.56%,相较于同期中证500指数累计上涨4.80%,实现了近7%的超额收益。从行业分布来看,500ESG指数成分股主要覆盖消费、科技、金融、医药等高景气赛道,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方向相契合,未来成长动能可期。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以及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引领下,ESG投资已渐成趋势。此外,指数型产品具有透明度高、成本低、灵活性强等优势,不失为ESG投资的便捷工具。富国基金出品的500ESG ETF紧密跟踪标的指数,追求跟踪偏离度及跟踪误差的最小化,有助于投资者规避企业自身的非系统性风险,更大限度地分享企业成长红利。

      据悉,富国基金量化投资团队成立于2009年,至今已在ETF投资领域深耕逾12年,投资团队建设完备、产品布局丰富多样。根据公开数据,富国基金旗下目前拥有34只ETF产品与14只ETF联接基金;银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被动权益基金资产规模达745.11亿元。2020年和2021年,富国基金分别荣获由《中国证券报》颁发的“量化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和“十大金牛基金管理公司奖”。于今日开始网上现金认购的500ESG ETF作为量化金牛大司布局可持续投资领域的新品,既丰富了指数化投资工具的种类,又有望助力实现绿色金融、低碳经济等社会价值目标。

    (责任编辑:叶景)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HPE推出零信任网络与私有云运维解决方案,重新定义
  • ​Covation Biomaterials瑞讯生物材料在中国国际
  • F5《2025年应用战略现状》报告:AI 落地加速,企业战
  • 达索系统: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 《和·国粹流芳》京剧文化艺术展暨《和合·国粹·
  • 来自Arburg(阿博格)的线性机械手系统 专为亚洲市场:
  • 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推出全新虚拟私有云
  • 2025达索系统企业转型智造论坛系列活动全国巡回开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5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