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组织地方报送了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越来越多迹象表明,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但并不意味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发行工作收官。
截至2022年6月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仍低于限额约1.55万亿元。专家表示,理论上,在现有限额内,下半年具备上万亿元的新增专项债券发行空间。视基建投资需要,部分剩余专项债务额度有在今年使用的可能性。
稳投资仍需增量资金
扩大有效投资是当前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专项债券加快发行,充实了项目建设资金。财政部近日表示,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行完毕,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上半年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支持的项目市场化配套融资超过5300亿元,对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062亿元。7月1日至8月17日,逾一个半月时间各地仅发行新增专项债券634亿元,远低于6月的13724亿元。
专家认为,在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基本发完之后,维持财政支出强度、实现投资稳定增长需要增量资金的支持。近期公布的调增政策性银行8000亿元信贷额度、设立3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举措,表明有关方面正多措并举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的资金需要。有专家提出,依法使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内剩余额度是可选做法之一。
“盘活”限额空间符合规定
政策走向似乎与市场期待不谋而合。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日前召开的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经济形势座谈会进一步指出,当前地方专项债余额尚未达到债务限额,要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并用好已发行的地方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符合条件项目越多的地方得到的资金要越多。各地要加快成熟项目建设,在三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带动有效投资和相应消费。
国务院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地方政府举债不得突破批准的限额。在实际操作中,历年专项债务余额与限额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2021年末,专项债务余额为166991亿元,而当年限额为181685亿元,剩余14694亿元额度未使用。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低于限额:一是当年新增债券实际发行规模低于当年新增债券额度。例如,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为36500亿元,当年实际发行35844亿元,部分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额度留到次年发行。二是部分债券到期后,并未相应发行再融资债券,释放了额度。
从流程上看,相比增发特别国债、提前使用次年额度等手段,动用剩余额度更为简便。民生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谭逸鸣表示,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已经过全国人大审批,动用剩余额度只需财政部批准即可。事实上,之前存在动用剩余额度的情况,比如,试点发行再融资债券置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已组织地方报送第三批专项债券项目,并筛选形成了准备项目清单反馈地方。
尚有上万亿元空间
目前专项债务限额还有多少未使用?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余额202645亿元,低于2022年218185亿元的专项债务限额15540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大部分剩余限额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上海、福建、山东、广东、江苏等,今年这些地区继续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可能性更大。
财政部此前明确,在中央财政下达省和省往市县分配专项债券额度时,向财政实力强、债务风险低的省份倾斜;对成熟和重点项目多的地区予以倾斜,重点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天风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介绍,往年专项债限额分配占比较大的省份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如2021年广东、山东、浙江、四川新增专项债限额占比较大。黑龙江、宁夏、青海等分配到的新增专项债限额占比较小。
此外,专家认为,如果今年使用专项债务剩余额度,债券资金将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华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何宁称,上半年专项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超过60%,今年前7个月专项债主要投向领域为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社会事业等。预计基础设施建设仍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专项债资金重点支持的领域。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