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达科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达科为”“公司”)在网络上成为热点,“核酸检测业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那具体是怎么回事呢?
深耕科研服务,创新研发突破国外病理品牌垄断
达科为是家1999年11月成立的公司,到现在有20多年了,主要从事科研试剂及仪器的代理销售和病理诊断设备的自主生产。
从公开信息来看,达科为成立之初以代理国外品牌科研试剂、科研仪器起步。后来,随着市场的拓展和客户的增加,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生命科学研究服务领域的专业能力及技术经验积累不断提升。2006年公司开始建立了自主产品研发团队,并分别于2011年成立生物试剂研发子公司,于2016年成立医疗设备子公司发展自产产品。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拥有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且创立自主试剂品牌“达优”和“Biosci”。目前形成了代理品牌丰富、自产试剂及自产病理设备快速发展的业务格局,包括代理国外品牌100多家、代理产品品类上百万种,自产试剂产品子公司达科为生物工程于2021年被国家工信部评选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自产设备产品打破了我国公立医院病理科、第三方检测机构组织病理设备长期被国外进口品牌垄断的局面,实现组织病理设备高端进口产品的国产替代,多个产品入选了国家《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
达科为“病毒保存试剂”的前世今生
那“核酸检测业务”相关的 “病毒保存试剂”业务是怎么来的呢?
从公司招股书来看,公司之前积累了细胞分离培养相关技术,并以细胞学研究及细胞治疗为主要目标市场,重点发展DC细胞无血清培养基、淋巴细胞无血清培养基以及相对应的培养试剂类产品,构成了病毒保存试剂业务的技术和产品基础。原来,病毒保存试剂业务也是沿着公司自主科研试剂的研发路径,以试剂技术为基础进行的开发。
2020年初,面对全球疫情,达科为开始进行病毒保存试剂类产品的深度开发,公司产品首先通过了美国FDA授权,并在美国市场批量销售,成为当时国内企业中为数不多获得美国FDA授权的同类厂商之一。2020年至今,公司病毒保存试剂产品陆续获得了欧盟CE认证、荷兰CIBG认证等,销售到罗马利亚、菲律宾、智利、法国、马来西亚、沙特、突尼斯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也算支持了世界范围内的疫情防控。
根据公司的说明,2022年初随着深圳爆发本地疫情,国内病毒保存试剂类产品供应存在极大缺口,达科为响应政府号召,调整产品市场方向,在产能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满足国内市场相关产品需求。
从相关财务数据来看,2020年和2021年公司病毒保存试剂产品销售金额5,260.37万元和4,827.88万元,主要销往美国、罗马尼亚等海外市场,产品毛利率分别为63.93%、43.34%。2022年上半年公司产品销售收入4,190.23万元,主要销往国内第三方核酸检测实验室,销售毛利率为16.30%,同时公司表示该类业务回款正常,应收账款占比较低。
看来国内市场的钱没那么好挣。
“病毒保存试剂业务”对公司影响几何
病毒保存试剂产品对公司的影响到底多大的,其实交易所早在反馈问询的时候就问清楚了。
从相关财务数据来看,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3,354.21万元、60,376.34万元、83,563.40万元和47,382.03万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8.83%;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82.96万元、8,133.45万元、10,351.25万元和4,779.23万元,2020年及2021年增长率分别为488.12%、27.27%。
剔除病毒保存试剂业务收入后,2019-2021年及2022年1-6月,公司收入分别为43,354.21万元、55,115.97万元、78,735.51万元和43,191.80万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4.76%;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379.72万元、6,943.88万元、9,683.60万元和4,596.87万元,2020年和2021年增长率分别为403.28%、39.46%。
这么来看,病毒保存试剂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影响确实不大。
此外,媒体关注的“00后股东”实际是创始人的孩子。吴映洁是董事长吴庆军的独生女儿;何政龙,是副总经理何俊峰的独生子。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并未禁止未成年人入股,该情况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体现了父辈对子女成才的期待和苦心,且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和控制权稳定性,只不过现在“90后”“00后”的代际划分让“00后”股东身份格外引起关注。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