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正文
  • 南向资金持续加仓 高股息港股受青睐

  • 2024-01-05 17:31:27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自2023年7月以来,尽管港股反复调整,南向资金却连续6个月净买入,呈现“越跌越买”之势。具体到个股来看,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高分红板块较受资金青睐。

      在多家机构看来,随着多重因素不断改善,港股在经历了漫长的“逆风期”后有望迎来反转,由于港股股息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高股息板块的配置机会值得重点关注。

      南向资金持续抄底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港股市场反复调整,恒生指数全年下跌13.82%。不过,南向资金全年净买入2895.24亿元,尤其是从去年7月开始,截至去年12月底,南向资金已连续6个月呈现净买入。

      站在当前时点,多家机构认为,在经历了漫长的调整期后,随着利好因素不断积聚,港股有望在2024年迎来反转。浙商国际研报称,去年12月,港股资金面环境进一步转好,大幅转好的资金面是支撑港股在底部企稳的最重要因素。随着美国就业和通胀数据超预期回落,市场对于2024年的降息预期愈发乐观,这带动了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快速下行,港股资金面环境进一步好转。

      “从上一轮行情高点到本轮行情低点,恒生指数累计调整周期超过30个月,成为港股近15年以来最长的调整周期。与此同时,我们看到港股公司回购及分红金额开始逐年提升,明显上一台阶,部分资产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中枢实质抬升。”汇丰晋信基金称。

      汇丰晋信基金进一步表示,决定港股的主要驱动力是三大因子——盈利增长、利率周期和风险偏好,当前时点上述三大因子有望迎来共同改善的共振。2023年12月美国长端利率见顶回落,美联储进一步确立2024年利率中枢下行趋势,同时国内盈利复苏预期有望回暖。“我们也看到地缘政治压力一定程度缓和,叠加恒生指数市净率(PB)处于过去20年的历史低位,港股有机会在漫长的‘逆风期’后迎来反转。”

      “一方面,我们预计,较大规模的政策支持可以期待,且会扭转目前的市场情绪;另一方面,基于美联储结束持续3年的加息周期、中国进入新一轮政策红利期的预期及历史经验,港股大概率会出现明显的修复式反弹。”弘毅远方基金基金经理许智程称。

      关注高股息资产机会

      从南向资金抄底标的来看,能源、电信、公用事业等高分红板块获得较多资金流入。具体来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月4日,2023年以来南向资金对昆仑能源、电讯盈科、信义能源、长江基建集团等个股的持股量均提升超过100%。此外,去年11月初,摩根资产管理旗下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募集金额更是达到13.6亿元,有效认购户数近1.7万户。

      摩根资产管理表示,回顾历史经验,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中美利差扩大、市场情绪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下,红利策略往往会跑赢大盘。

      “2024年港股市场有望回暖,港股高股息指数成分股近12个月平均股息率为8.3%,是中证红利指数成分股平均股息率的1.6倍,建议关注高股息方向。”平安证券称。

      汇丰晋信基金也表示,关注基本面夯实、整体净资产收益率(ROE)水平稳中有升,以及分红意愿提升的高股息资产的投资机会。“我们看好能源、通信板块的投资机会,随着利率下行,这些板块估值扩张确定性较高,部分港股股息收益率显著高于其他市场,长久期资金有望持续增配,中长期看好其底仓配置价值。”

    (责任编辑:谭梦桐)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文化+科技+教育:艾上AI邓亚受邀出席2020首都文创产
  • 进博会的另一种打开方式,MAYORA迈大集团承包你的零
  • 氮化铝基大功率混合电路厚膜材料
  • 案例精选: “小步快跑”让城商行“看见未来”
  • 东方瑞俪国际洗衣:开家干洗店,干洗店加盟都有哪些行
  • 精洗柔烘,小天鹅本色系列洗烘套装送你新年新气象
  • 美的携手国美再次开启慈善捐赠 美美之约,大爱行动
  • 吹出智慧健康新风,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让你告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