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正文
  • 新增35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释放哪些信号?

  • 2024-01-05 17:31:38作者: 吴雨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消息,2023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500亿元。这是2023年2月以来,三家政策性银行第二次增加抵押补充贷款,释放了哪些信号?

      什么是抵押补充贷款?

      201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抵押补充贷款(PSL),为开发性金融支持棚改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来源。后来,PSL的支持领域不断拓宽,用于棚户区改造、地下管廊建设、重大水利工程、“走出去”等重点领域,发放贷款的对象也不仅限于国家开发银行,而是拓展至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作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抵押补充贷款的期限最长可达5年,且成本较低。”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表示,中国人民银行经常运用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力度,改善市场流动性预期,满足实体经济中长期融资需求。

      根据抵押补充贷款的相关要求,对属于支持领域的贷款,中国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的100%予以资金支持。截至2023年12月末,三家政策性银行的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32522亿元。

      回顾2023年,三家政策性银行只在2月净新增17亿元抵押补充贷款,其余月份多以持平和净归还为主,直到12月净新增35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而上一次三家政策性银行的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突破3000亿元还是在2022年11月,当时三家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3675亿元。

      “在2023年底,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抵押补充贷款加大净投放力度,有助于呵护年末资金面。”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此举相当于央行投放基础货币,兼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通过向政策性银行提供资金,来支持特定项目,以达到精准滴灌的目的。自创设以来,抵押补充贷款在支持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稳住和引领投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认为,此次抵押补充贷款投放符合此前市场预期,或可为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供中长期、低成本资金支持,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了解到,抵押补充贷款采取质押方式发放,政策性银行一般将高等级债券资产和优质信贷资产作为抵押品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资金成本通常较低。经过多次调降,抵押补充贷款利率已降至目前的2.4%。与此相比,前11个月企业贷款利率为3.89%,可见抵押补充贷款的资金成本确实较低。

      专家表示,抵押补充贷款是央行利率调控体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构建了一个从隔夜到长期利率的利率调控体系,抵押补充贷款利率可对长期限利率进行引导,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利率调控能力。

      近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推出17个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向特定金融机构、行业或领域精准投放流动性,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多次表示,持续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力度。

      专家表示,应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精准性,为2024年宏观经济加快恢复和回升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责任编辑:王晨曦)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文化+科技+教育:艾上AI邓亚受邀出席2020首都文创产
  • 进博会的另一种打开方式,MAYORA迈大集团承包你的零
  • 氮化铝基大功率混合电路厚膜材料
  • 案例精选: “小步快跑”让城商行“看见未来”
  • 东方瑞俪国际洗衣:开家干洗店,干洗店加盟都有哪些行
  • 精洗柔烘,小天鹅本色系列洗烘套装送你新年新气象
  • 美的携手国美再次开启慈善捐赠 美美之约,大爱行动
  • 杜尔电热车身烘房采用独立、环保设计,可显著减少二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3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