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公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获批建设,中瑞自贸协定升级谈判或将启动……2024年开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步履不停,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
全球自贸“朋友圈”越来越广
不久前闭幕的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再次发出对外开放的声音:“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开年的系列信号也表明,我国进一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通过自贸协定谈判助力高水平开放。2024年1月1日,中国—尼加拉瓜自贸协定正式生效。1月中旬,中国和瑞士宣布完成中瑞自贸协定(FTA)升级联合可行性研究,商务部称争取尽早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我国与各国签署的自贸协定形成了一张自贸区网络,也形成了自贸“朋友圈”。2023年,与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全面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与新加坡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
自贸区网络开放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此前介绍,下一步,商务部将以自贸协定谈判为抓手,提升货物贸易零关税产品比例。
国内开放平台探索越来越深入
罗氏中国加速器大楼、中化新材料开放创新中心、仲量联行未来城市开放创新中心……这些名称响亮的开放创新中心是上海自贸区新入选的自贸制度创新成果之一。
“截至目前,国家层面已累计推广349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了自贸试验区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表示。据介绍,商务部近日集中发布推广了47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
除了自贸试验区,我国还积极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过去一年,我国已经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和北京等5个具备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开展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上海自贸区等开放基础、产业基础较好的自贸试验区在金融开放、数字贸易等前沿领域率先试点,有助于进一步巩固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先导地位。同时,新疆自贸试验区的设立还提升了中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聂平香表示。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董林分析,从对外开放的整体版图来看,我国已经从沿海沿边地区试点开放向内陆地区的全面开放加速转变,开放范围的广度、开放水平的深度不断推进。
制度型开放建设越来越全面
在全球跨境投资活跃度不足的大背景下,2023年前11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仍保持历史高位,新设外资企业数同比增长36.2%,高技术制造业引资保持增长态势。
不仅是制造业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我国也在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去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实现了从1.0到2.0的制度迭代升级。
制度型开放还体现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方面。余本林介绍,我国着力以负面清单方式全面推动服务贸易和投资扩大开放,积极纳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标准认证、政府采购等高水平经贸规则。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崔卫杰表示:“推动制度型开放,符合当前国际经贸规则发展新趋势,特别是我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DEPA等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更需要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水平,增强稳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助力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
“下一步,还需要根据开放新形势,查漏补缺,完善行业法律法规,保障开放举措有效落地,推动建立与国际规则标准相衔接的开放制度。”聂平香表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