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走深走实,真正实现“花钱要问效”,各地进一步加大改革探索力度。近期,甘肃财政部门全面开展2024年度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工作,从财政运行综合绩效、社保基金、专项债券资金、政府投资基金、民生项目等领域,选取10个县区、10个部门整体、20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绩效评价。此次区分不同评价对象,分类构建评价指标,并明确绩效管理结果应用于政策调整、预算挂钩、报告通报、信息公开、绩效考核、反馈整改、督办奖惩、监督问责等,更好发挥绩效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相关探索着力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更精准。湖北财政部门今年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质效提升年”行动,建立政府投资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财政支出全过程绩效管理。在提升指标体系质量方面,引入行业专家、财务专家、绩效专家等第三方力量,组建21个评审小组,对指标进行分类归纳和专业评审,建立健全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的绩效指标库。此外,推动省直部门加快建立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省直部门绩效指标标准体系建设全覆盖。
评价结果也得到了更好应用。安徽完善财政与审计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计划共商、信息共享、成果共用、整改共促,加大绩效审查和监督力度。同时,坚持绩效自评和部门评价抽查复核结果“点对点”反馈和通报,健全完善绩效结果反馈和问题整改责任制,严格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挂钩。此外,推动将财政评价纳入财会监督范围,完善重大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同时,预算绩效管理也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如一些领域目标设置不完整不合理,一些单位对自评结果审核不严格等。“绩效目标管理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环节。”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表示,要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指导督促预算部门落实绩效目标管理要求,提高绩效目标设定质量,使绩效目标能够涵盖政策与支出的主体内容,体现项目主要产出和核心效果,与预算金额相匹配。
聚焦难题,各地积极行动求突破。山西财政部门在2024年预算编制中,除财力性一般转移支付外,所有项目(包括基本支出项目)均纳入绩效目标管理范围,96个省直部门(单位)全部开展了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编报。另外,省直各部门(单位)积极配合开展成本指标填报试点,细化量化四类其他运转类项目成本指标的编报,有力提升了绩效目标编报质量。
“要将绩效目标审核嵌入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在审核绩效目标形式完整性的同时,强化对内容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的审核,组织专家开展绩效目标重点审核,将审核结果作为下一个预算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白彦锋建议。
自评方面,不少地方也通过强化工作规范、加大抽查复核力度等方式提升自评质量。吉林财政部门印发预算绩效管理绩效自评操作指南,对填报口径、填报内容等进行规范,同时对资金量较大、与部门核心职能直接相关、得分95分以上的项目进行抽查,并制定了绩效自评的佐证资料审核规范。对部门填报的绩效指标完成情况与其上传的佐证资料进行校验,形成复核得分,再计算部门自评得分与复核得分的偏差率,将“偏差率”作为评定绩效自评结果等次的重要因素。
今年以来,有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领域的资金绩效评价办法,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更加精细。如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印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资金绩效评价办法》;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出台《国家公园资金绩效管理办法》。财政部还出台了《预算绩效评价业务委托合同管理操作指引(试行)》,适用于财政部门、预算部门以全权委托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预算绩效评价业务有关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以及其他与合同相关事项的全过程管理。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