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专家表示,决定展现出全会在经济、政治、法治、开放、民生等方向上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部署,为当前和今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长期改革结合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建设,是我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通过改革,资本市场有望进一步筑牢健康稳定发展的制度根基,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中长期改革红利是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未来五年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并提出了改革时间表。
中金公司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有助于巩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中长期改革红利结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建设,是我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基石,将给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表示,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既包括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巩固,也为今后的实践探索提出了指引,一系列改革红利将为未来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打开新空间
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我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取得了积极成效,稳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0.1%和11.7%,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6.2和7.8个百分点。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未来可能会有三个方面的工作着力点:首先,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载体,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其次,强化“因地制宜”的导向,避免同质化竞争;最后,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
他表示,传统产业是“基本盘”,不能当“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而是要加快升级改造;新兴产业是“中坚力量”,要完善相关政策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未来产业是“关键变量”,要注重前瞻部署和梯次培育,加快打造标志性产品。
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打开了新空间。资本市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独特作用,需要坚持系统思维、守正创新、综合施策,加快改革完善相关基础制度和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通过改革筑牢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制度根基
决定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在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看来,资本市场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流入优质的上市公司、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也是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渠道。决定提出要“防风险、强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目的是通过改革,建立中国资本市场长远稳定发展的内在制度根基。
罗志恒认为,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主要有三个方向:
一是鼓励更多优质的早期科创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落实落细“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十六项措施”和“深化科创板改革八条措施”,为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硬科技”企业,建立和健全股权融资以及并购重组的“绿色通道”;二是拉长投资周期,培育耐心资本、壮大风投创投,持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三是提高投资端收益,持续鼓励上市企业分红、回购,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并加大违法违规打击力度,规范减持,落实退市,保障投资者权益。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