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交易五周年。五年来,科创板以包容的姿态迎来573家上市企业,并引领实践了一次又一次的制度创新,不断改革发展。
而科创板的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证券公司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更是推动者,五年来充分发挥了直接融资“服务商”、资本市场“看门人”、社会财富“管理者”的功能,全方位推动科创板的行稳致远。
高盛(中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索莉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称:“高盛作为活跃在科创板承销保荐领域最主要的外资机构之一,见证了不断发展的科创板完成了注册制的‘成人礼’。”
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
随着“科创板八条”的推出,受访的多位券商人士称,科创板的并购重组有望更为活跃,并将打造出更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
开创A股诸多先河
对于科创板五年来的发展,多位证券公司受访人士表示,科创板有效发挥中国资本市场“试验田”作用,作出的诸多改革探索为存量市场改革提供了有益借鉴。
国金证券总裁助理、国金证券上海证券承销保荐分公司总经理廖卫平便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表示:“科创板开创了A股市场的诸多先河,对企业上市的包容性极大提高,例如允许亏损企业、红筹架构公司、特别表决权公司上市等。”
“我个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改革,就是科创板率先以制度及配套细则的形式明晰了自身板块定位,又进一步带动其他板块‘各归各位’,形成各自的鲜明特色,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廖卫平说,“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券商投行和企业可以依据板块定位这个‘锚’,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择相应上市板块,形成目标明确、路径可依、方法可循的上市规划,降低了试错成本,提高了上市工作效率。”
廖卫平认为,科创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不只在于取得的成绩,更在于助推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更新了大家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功能性的认识。
“自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首次提出后,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陆续建立,但发展过程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定位并不清晰,直至科创板鸣锣开市,科创板始终坚持高标准的科创属性要求和‘硬科技’底色不放松,反过来助推主板和创业板定位明晰。因此,可以说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并逐步将成功经验推而广之到全面注册制,对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廖卫平称。
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指出,作为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科创板适应科技创新企业的特征,统筹推进发行、上市、交易、持续监管等基础制度改革,在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一系列创新制度上先行先试,并将相关经验复制、推广到创业板、北交所改革中,为全面实施注册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创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五年前,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被寄予了“中国版纳斯达克”的期待。
对此,廖卫平解释说,纳斯达克本身是一个多层次的、有较大包容性的市场,其声名便得益于板块中一批高科技企业的聚集和快速成长。而科创板从设立之初便被寄予“硬科技”的定位,市场寄希望于科创板企业中成长出一批有代表性的科技龙头企业,因此被冠以“中国版纳斯达克”。
“总的来说,这五年一路走来,科创板作为为国家动能切换而生的资本板块,已逐步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同时,作为打造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壮大,引领了中国产业转型的浪潮。”廖卫平进一步指出。
索莉晖也指出,科创板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创板创新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引导资金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硬科技”领域汇集,实现了科技资本赋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在促进绿色发展方面,诸多新能源、新材料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代表企业通过科创板,获得了发展新动能。
五年向上生长后,科创板距离纳斯达克还有多远?
廖卫平说,相较纳斯达克来谈科创板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进一步提升板块和制度的包容性。科创板从设立之初就高度强调其科创属性及硬科技属性,虽然在成立后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上市,但自去年下半年至今申报数量锐减,也面临后继乏力的问题。
“对比而言,纳斯达克在设立之初上市门槛较低,其真正进入发展快车道,正好是上世纪80年代后的科技大爆发时代,美国的科技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而纳斯达克则因为上市门槛较低,并针对小型企业有一整套以股东权益为核心的上市标准,降低了中小企业容易受到利润和市值操纵的问题后,吸引了一批无法在纽交所上市的科技企业,从而形成了聚集效应。”廖卫平指出。
廖卫平进一步表示,科创板如果一直坚持非常高的盈利及市值标准,可能会错过部分硬科技企业的成长。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需要较长周期,尤其在前期研发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资本市场的扶持。因此,科创板宜从制度设计上更好地发挥对于高科技企业雪中送炭的功效,若假定现有上市条件不变,则应更进一步优化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的上市路径,以期对早期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第二个角度,则是科创板应持续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便利性,为高科技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廖卫平解释说,对一个证券交易市场而言,企业IPO上市只是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第一步,这些上市公司在接下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融资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则更关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
廖卫平表示,交易市场的品牌要能吸引到好的投资者,促成更多的交易,满足可持续的、长期的企业融资需求,这是评价一个市场或板块运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标准之一。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融资比较灵活,不需要严格的审批制度,且再融资的储架发行是常态,企业在获得一次审核通过后,便可以进行多次募集,一年中融资规模和融资次数基本不受限制,再融资自由度较大。
“目前科创板的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条件及流程等,与主板并无本质差异,在小额融资、储架发行、募集资金使用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进一步提升科创板再融资的便利性,应成为后续制度完善的重要关注点。”廖卫平说。
并购重组有望更为活跃
设立五年后,科创板接到新的建设任务书和发展路线图。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进一步突出科创板“硬科技”特色,健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股权激励、交易等制度机制。
受访的多位券商人士称,“科创板八条”推出后,科创板的并购重组有望更为活跃。
廖卫平分析称,“科创板八条”提升制度包容性的举措,契合了新“国九条”促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任务,后续必将进一步疏通硬科技企业股债融资的难点和堵点,这给包括券商投行在内的市场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也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其中,并购重组将更为活跃。‘科创板八条’提出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收购未盈利企业、支持丰富支付工具等积极举措,市场部分企业已经把握住政策机遇,科创板的并购案例开始增多。券商投行应着力于进一步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升产业协同效应。”廖卫平称。
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伴随着并购重组的支持政策逐渐向市场传导,重组交易意愿会逐渐提高,新“国九条”发布后,并购重组市场的跨界并购和“借壳上市”均受到较大影响,产业并购将成为重组市场主流,在“科创板八条”的支持下,“硬科技”并购重组将持续升温。
“与此同时,并购重组市场的日益活跃,也将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拓宽了道路。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硬科技’底色更加突出,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将有效提升产业协同,打造更多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华泰联合证券相关负责人进一步指出。
统计显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便已有包括芯联集成(688469)、纳芯微(688052)、艾迪药业(688488)、泽璟制药(688266)、希荻微(688173)、富创精密(688409)等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接连发布并购方案。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