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生猪产能基本调减到位,猪肉价格扭转持续走低局面
新一轮猪周期启动,后市行情如何发展?
阅读提示
近期以来,猪肉价格上涨,养殖企业业绩回暖,新一轮猪周期启动的信号持续显现。业内认为,未来,猪肉价格仍有望趋势性上涨,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
作为餐桌上最常见的肉类,猪肉价格的波动一直备受百姓关注。近期,得益于产能调减等原因,猪肉行情正在走出低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生猪价格已连续4个月上涨。
生猪价格数据的变化,在终端市场上得到了进一步验证。7月19日,记者走访北京市多家菜市场发现,五花肉价格已涨至20元左右一斤,精排达到了33元左右一斤……零售市场上,消费者和商家对此感受直观。
随着价格回暖,不少养殖企业养殖户得以“回血”,行业信心逐渐恢复,对未来行情也有了新的期待。养猪业是否迎来了新的周期?哪些因素在推动肉价上行?后市行情如何发展?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
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7月8日~12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24.54元,环比上涨3.1%,同比上涨35.4%,较上周涨幅扩大4.4个百分点。
“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猪肉全产业链监测预警首席分析师朱增勇告诉记者,自2002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6轮完整的猪周期,如今养猪业已经来到第7个猪周期。
近期,生猪价格上涨趋势日益明朗。在国新办7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王乐君表示,在市场调节和产能调控的双重作用下,生猪产能高位回调,价格率先回升,生猪养殖目前已恢复正常盈利。据测算,最近出栏一头生猪能够赚到400元。
“这轮猪周期刚刚开始。从短期来看,生猪价格波动加剧,例如受压栏、二次育肥以及市场情绪影响,猪价短期快速拉涨。从中长期来看,生猪供应较稳定,生猪价格波动幅度明显较前几个周期下降,经营者仍要理性看待行情。”朱增勇表示。
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较小
业内人士认为,得益于全国生猪产能基本调减到位,猪肉价格和销量才表现良好。从能繁母猪看,6月的存栏量4038万头,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3.5%,处在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此外,养殖户的压栏惜售和二次育肥行为也调节了市场的供需。
7月11日,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表示,此次猪肉价格同比上涨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去年同期猪肉价格低迷、产能优化见效等,而未来一段时间猪价仍有望趋势性上涨。
对于消费者而言,猪肉涨价并不是一个容易接受的事实。7月16日,《工人日报》记者在某生鲜电商平台上查看,冰鲜猪五花肉一斤约为21.36元,精排一斤约为32.8元。“不能大口吃肉了”“再涨就不能愉快啃排骨了”……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调侃道。
后续,猪肉价格还会持续快速上涨吗?王祖力认为,根据往年规律,下半年,节假日消费对猪肉价格的拉动作用将会进一步体现,猪价会有一波相对比较明显的上涨。
朱增勇表示:“结合前期产能调减情况和当前猪价走势综合研判,下半年猪价总体将呈季节性上涨走势,行情明显好于上年同期。不过,猪肉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猪企降本增效需持续努力
猪周期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4年一轮,和母猪产能补充及淘汰的产能周期基本保持一致。回顾以往6轮猪周期,猪肉价格大涨后,会吸引更多的产能扩张,从而导致过量供给补充,价格跌落。新一轮猪周期启动,相同的“剧情”会再次上演吗?
为稳定生猪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正在发力。王乐君表示,目前生猪产能处在绿色合理区域,下一步,要盯住3900万头能繁母猪保有量这个调控“总开关”,抓好产能调控和政策保障等配套措施,努力确保产能稳定在合理区间。
经历多轮猪周期,我国养猪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不少生猪养殖企业正在加快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积极推进智能化、设施化、规模化养猪,提高市场竞争力,希望以此获得长期可持续利润。
朱增勇表示,当养猪业进入相对平稳阶段时,养殖端生产重点就会放在降本增效上,这是发展的必经之路,而降本增效需要持续努力。
纵观当前的养殖行业,业内人士认为,仅靠博弈猪周期来获取短期利润并不是长久之计,精细化、智能化经营才有机会持续发展。王乐君表示,未来,将大力推进畜牧业设施化、组织化、产业化,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此外,养猪业行业结构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我国养猪业规模化、产业集中度已经处于较高水平。产业集中度过高在一定程度上会挤压中小养殖场户的生存空间,也有形成市场垄断的风险。”朱增勇建议,应该继续鼓励行业采取适度规模农场建设的模式,加强家庭农场组织建设,建立产业链风险利益共享机制。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