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今年以来,为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公募基金掀起了“分红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2000余只基金宣布分红,累计分红次数达3300次以上,合计分红金额超1000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是分红主力。
值得提及的是,多只新成立的ETF设定了不同的分红机制,不少基金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红利类ETF产品的分红模式。摩根中证A50ETF创新加入了“季度强制分红”机制,部分ETF则设定了“月月分红”机制。
公募基金分红超千亿元
7月26日,华泰柏瑞益通三个月定开债、蜂巢丰嘉债券、鑫元锦利定期开放、前海开源瑞和债券、格林中短债等多只基金产品密集发布分红公告。根据Wind数据统计,上周共有59只基金分红除权(A/C类分开计算),包括57只债券型基金、2只股票型基金,累计可供分配利润超65亿元。其中,同泰恒利纯债A以9.23亿元的可供分配利润位居榜首,蜂巢丰嘉债券A紧随其后,可供分配利润为8.23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已有2000余只基金宣布分红,累计分红次数达3300次以上,合计分红金额超100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债券型基金成为分红主力。具体来看,多只基金出现了大手笔分红。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总额为24.94亿元,南方中证500ETF、中银证券安进A、金鹰添盈纯债C的分红总额则分别为12.67亿元、12.01亿元、11.49亿元。此外,鹏华中债1~3年农发行C、中银丰和定期开放、华泰柏瑞红利ETF等分红总额也均超7亿元。
从分红次数上来看,部分基金今年已多次分红。根据工银瑞安3个月定开纯债债券发起式基金7月23日发布的分红公告,该基金的现金红利发放日为7月26日,同时这也是该基金2024年的第7次分红。与此相似的是,嘉实超短债债券、富国国有企业债债券、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等多只基金的分红次数也均达到7次,实现了“月月分红”。
多只ETF创新分红机制
除了债券型基金,ETF的分红情况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Wind数据,截至7月26日,今年以来共有28只ETF实施分红,累计分红次数达37次,合计分红金额达到了57.3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81.48%。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只新成立的ETF设定了不同的分红机制,不少基金公司正在积极探索红利类ETF产品的分红模式。其中,工银瑞信基金旗下的中证A50ETF仅上市4天就开始第一次分红。该基金公告中的分红机制显示,基金管理人在每季度对基金累计报酬率和标的指数同期累计报酬率进行评估,在符合有关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该基金可进行收益分配。
摩根中证A50ETF则创新加入了“季度强制分红”机制。一方面,根据分红条款,摩根中证A50ETF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ETF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正时,会强制分红,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另一方面,公司会定期评估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和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在符合基金分红条件的前提下,可进行收益分配,旨在为基金持有人提供一份可预期的现金流,倡导长期投资。
此外,还有部分ETF设定了“月月分红”的机制。万家中证红利ETF作为首只正式将“每月评估、按月分红”模式落地的红利ETF产品,基金管理人每月将定期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一次评估,当基金收益评价日核定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超过标的指数同期增长率达到0.01%以上时,可进行收益分配。
提升获得感成市场趋势
除了上述新成立的ETF,不少存量产品也在陆续改变分红机制。
今年3月13日,招商中证红利ETF发布调整收益分配原则并修改合同的公告称,将该ETF的分红节奏由原来的半年一次,调整为按季度分红。据了解,招商中证红利ETF此前一直在执行定期分红,从2021年至2023年,累计分红6次,大致为每半年一次。
6月26日,华安上证180ETF召开持有人大会,审议将分红次数由“每年至少分配1次,最多分配4次”改为“每年最多分配12次”。此外,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动ETF联接、汇添富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等均将分红评估周期缩短至月度。
分红是回报投资者的重要途径之一。不少机构指出,增加分红次数是顺应市场趋势的举动,有助于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工银瑞信基金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分红不仅可能为投资者锁定收益,也有助于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是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工银中证A50ETF的分红机制也是工银瑞信基金积极顺应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聚焦投资者长期回报,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做好投资者服务和陪伴,践行“投资为民”理念的一个缩影。
在持有基金份额不变的情况下,ETF现金分红可以实现资金回流,帮投资者锁定一部分收益。多次分红的产品增加了基金回馈次数,有助于提升投资体验。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