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瑞众人寿公告称举牌(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的二级市场上收购的流通股份超过该股票总股本的5%或5%的整倍数)中国中免H股。今年以来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次数明显增多,截至8月14日,年内险企共举牌11次,举牌了11家上市公司,举牌次数和举牌的上市公司数量均创下近四年新高。
业内人士认为,险企举牌上市公司提速,与当前险企面临的投资环境、当前的入市时机有关,也与在新会计准则背景下险企调整投资思路有关。着眼未来,预计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案例仍将进一步增多。
近期密集举牌
保险公司正在持续举牌上市公司,有三大明显特征:一是举牌提速;二是被举牌公司多具有高股息特点;三是对于A股和H股同时上市的公司,险企多举牌公司的H股。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举牌上市公司的险企包括长城人寿、瑞众人寿、紫金财险,以及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形成的一致行动人。其中,长城人寿是举牌主力,年内共举牌了6家上市公司,分别为无锡银行、城发环境、秦港股份、江南水务、赣粤高速以及绿色动力环保。截至6月30日,长城人寿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为186.83亿元。同时,紫金财险举牌华光环能,中国太保旗下子公司举牌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华能国际电力股份;瑞众人寿举牌龙源电力和中国中免。
从上述被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行业分类来看,包括公用事业、银行、运输、商业和专业服务等。同时,其往往具有高股息特点。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8月14日收盘,被举牌的上市公司股息率最高的约为6%。北京排排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述被举牌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具有良好的基本面,如稳定的盈利能力、健康的现金流。此外,这些上市公司股票的估值相对合理,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对于同时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险企举牌大多选择H股。对此,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岳翔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表示,对于这类上市公司而言,险企主要看其估值情况,部分上市公司H股相对于A股估值更为合理,险企会选择其H股进行投资。杨帆认为,港股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对于险企而言,有利于其资产配置的国际化,分散投资风险。
从险企举牌上市公司的资金来源看,以自有资金为主,部分资金来源于保险责任准备金。岳翔宇认为,自有资金的使用更为灵活,保险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投资策略和风险偏好进行配置,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使用则受到更多监管限制,需要考虑险企的偿付能力和资产负债匹配的要求。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还表示,险企的自有资金更适合中长期投资,与其举牌并长期投资上市公司契合度较高。
三大因素推动举牌“加速”
险企加速举牌上市公司的动因何在?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推动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寻求更好的投资收益率。杨帆表示,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传统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下降,保险公司通过举牌上市公司,可以寻求权益投资的潜在高回报。同时,随着保险资金规模不断扩大,险企需要寻找更多的投资渠道以分散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险资运用余额约30.8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
随着市场利率的下行,一方面,保险公司尽量拉长固定收益类投资的久期,以夯实投资收益基本盘。另一方面,部分险企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力度,以增加收益弹性。今年上半年,在股市大幅震荡的情况下,险企的股票投资余额不降反增。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的股票投资余额分别同比增加了4.16%和6.69%。
二是良好的入市时机。付建表示,当前上市公司估值较低,为保险公司提供了较好的投资机会,特别是一些具有良好现金流和稳定业绩的公司,在市场低迷时显示出较高的投资价值。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也对记者表示,当前资本市场估值处在较低位置,险企投资优质上市公司是提高投资收益率的良好选择。
三是应对会计准则的变化。我国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险企已于2023年实施新会计准则,其余险企将于2026年跟进。根据新会计准则,权益投资将分为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如果险企有大量金融资产分类为FVTPL,市场波动将对其当期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利润波动也随之加剧。王国军表示,险企举牌上市公司之后,可按照是否派驻董事以长期股权投资或FVOCI进行后续计量,有效降低权益投资带来的当期利润波动。险企举牌上市公司后,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不会体现在险企的当期损益中。如果被举牌的上市公司具有高股息低估值特征,经营稳健,分红较为稳定,更可为险企带来长期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
不过,FVOCI的认定标准更严格,险企需要遵循长期投资理念,从资产配置角度来投资上市公司。今年举牌次数最多的长城人寿此前对记者表示,举牌上市公司是践行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理念、推进上市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发挥保险资金耐心资本作用的体现,该公司发挥保险资金“长钱长投”优势,致力基础设施领域、民生领域和能源领域投资,并将ESG和新质生产力作为重点投资方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