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通力合作优化配置 京津冀“共饮”金融活水协同发展

  • 2024-08-22 10:05:07 北京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

      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三省(市)人口总量逾1亿人,经济总量超10万亿元,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创新要素最发达、科技和人才成果最丰富以及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明显的区域之一。基于这样的区位优势,京津冀被寄予成长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厚望。

      专家表示,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金融资源的支撑和金融服务的保障。近年来,三地金融系统持续深化改革、通力合作,打通金融要素流动堵点,促进金融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围绕协同发展战略重点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三地金融管理部门已搭建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工作机制。业内人士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和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联合建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民银行三地协调机制,通过组织专题活动、印发工作要点、开展联组学习研讨等方式,推动提升三地在信贷、支付、征信、统计、稳定等方面协同水平。

      例如,今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联合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建立了京津冀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优质企业互认机制,允许优质企业在三地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业务时“免申请,免认定”。截至6月末,天津市跨境人民币便利化优质企业达955家,业务规模超3200亿元。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监管局签署了金融监管协同合作备忘录,搭建了监管协同框架。去年以来,三地金融监管局已从推动京津冀绿色金融协同合作、提高京津冀地区新市民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等方面联合出台金融支持政策。此外,北京、河北两地金融监管局还联合开展通州区与河北省北三县“互碰快赔”机制一体化试点,探索区域交通事故保险服务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在金融管理部门的引导下,京津冀三地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政策、倾斜资源、创新服务,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以天津为例,金融机构今年加大了对交通一体化、生态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资金供给,截至6月末,辖内银行机构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贷款余额6800亿元,较年初增加530亿元;金融机构以城中村专项贷款、城市更新贷款等方式为资产盘活项目提供授信融资超1000亿元。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仍是三地金融管理部门下半年工作主线之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明确,今年将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为牵引,围绕天津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定位,支持扩大有效需求,强化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统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中国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行长贺同宝近日表示,将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围绕服务京津冀三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开展合作,联合有关部门,发挥货币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科技政策合力,针对京津冀“六链五群”产业布局创新融资合作机制,围绕重点产业园区、产业链龙头企业融资需求,搭建多种形式的政银企对接平台。

    (责任编辑:谭梦桐)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HPE推出零信任网络与私有云运维解决方案,重新定义
  • ​Covation Biomaterials瑞讯生物材料在中国国际
  • F5《2025年应用战略现状》报告:AI 落地加速,企业战
  • 达索系统: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 《和·国粹流芳》京剧文化艺术展暨《和合·国粹·
  • 来自Arburg(阿博格)的线性机械手系统 专为亚洲市场:
  • 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推出全新虚拟私有云
  • 2025达索系统企业转型智造论坛系列活动全国巡回开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5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