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正文
  • 拆解中小银行上半年营收:债市“淘金”显身手

  • 2024-08-30 10:34:45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 吴杨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债市“淘金”无疑是今年上半年中小银行的重要获利手段。

      8月29日,截至发稿,共有18家A股上市中小银行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拆解营业收入结构后,记者注意到,超七成中小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不少中小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颇丰,更有银行投资收益同比翻倍增长。

      受访人士认为,这与中小银行上半年债券投资收益增加密不可分。基于市场行情变化、资产荒、投资受限等因素影响,一些中小银行债市操作风生水起。央行在202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下一阶段,将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变化。

      投资收益涨幅亮眼

      在上述18家中小银行中,超八成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实现正增长,更有甚者同比增速近300%。且相较2023年同期,约15家城农商行今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出现上升。

      数据显示,上半年,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瑞丰银行、张家港行、渝农商行、紫金银行、苏农银行7家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100%。其中,上海银行、厦门银行、瑞丰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在200%以上,分别为291.40%、283.26%、213.87%。此外,3家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为负。例如,相较去年同期,南京银行今年上半年投资收益减少近1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银行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在18家中小银行中最高,投资收益由2023年上半年的20.35亿元增至今年上半年的79.65亿元。上海银行在半年报中解释道:“主要是把握市场利率波段,加快金融资产流转,投资收益增加。”

      绝对值数额上,沪农商行、成都银行等8家城农商行上半年投资收益超10亿元。其中,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4家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超60亿元,分别达到80.84亿元、79.65亿元、65.71亿元、63.33亿元。余下10家城农商行中,紫金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最低,为3.38亿元,同比增长127.25%。

      对比去年同期,江苏银行取代南京银行成为今年上半年18家银行中投资收益最多的银行。总体来看,截至2024年6月末,江苏银行金融投资资产余额138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5%。该行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持续优化调整资产持仓结构,强化投研与交易能力,坚持配置与交易相结合策略,债券投资规模与效益贡献显著提升,公募基金投资收益率跑赢大势。

      此外,上半年,超七成城农商行投资收益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上海银行、张家港行、瑞丰银行、苏农银行4家银行投资收益占比提升超1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海银行、苏农银行投资收益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在30%以上,分别为30.35%、30.95%。

      中小银行的无奈

      同比多增的投资收益来自哪里?不少城农商行在半年报中有所提及。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银行自营投资资产可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以两家农商银行为例,张家港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达176.34%,该行解释说,主要是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债权投资取得的收益增加。

      另外,苏农银行上半年投资收益同比增长超100%。该行在半年报中展示了其投资收益的细分项目。其中,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76亿元、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62%、383.28%。

      “大幅增长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债券投资。”西部地区某农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债市整体呈现走强态势。上半年,受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宽松以及资金面充裕等多重因素影响,债券市场收益率持续下行,信用利差快速收窄。数据显示,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1月3日的2.56%下行至今年以来的最低点——8月5日的2.11%,累计下行45个基点。截至8月29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6%。

      中部地区某农商银行人士坦言,很多时候中小银行买债也是无可奈何。“一方面,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阶段,单纯依靠票息无法满足收益要求,不少中小银行看到了市场机会,适当通过高频率波段交易来赚取价差;另一方面,中小银行资金充裕是其优势之一,在资产荒和投资范围受限条件下,既能保证收益,又能保证安全的资产必然是长久期债券。”他说。

      防范长债利率风险

      中小银行积极买债的举动引发市场关注,尤其是部分农商银行加大了对长债的配置力度,债券投资的交易特征增强。

      在多位受访人士眼里,中小银行超配债券存隐忧,超长端持债过于集中易滋生利率风险。“部分银行可能会通过加杠杆和拉长久期提升收益,但由于缺乏严格的止损机制、风控系统建设等,一旦市场风格突变,就可能引发风险。”浙江某农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说。

      央行对债市的监管持续升级,3月以来多次公开表态对长债收益率进行预期管理,不断向市场传导防范长债利率风险的信号,并于7月1日宣布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必要时将择机在公开市场卖出。为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央行7月8日发布公告,将视情况开展临时正回购或临时逆回购操作。

      “央行多次公开喊话并提示债券市场风险,一方面,防止形成单边预期并不断强化;另一方面,敲打一些风控较为薄弱、投研能力欠佳的机构,引导机构投资行为保持理性。”西部地区某农商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认为,尽管部分机构投资者行为有所钝化,但整体来看还是逐渐回到了较为理性状态。

      央行在202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透露,下一阶段,将加强市场预期引导,关注经济回升过程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变化。同时,对金融机构持有债券资产的风险敞口开展压力测试,防范利率风险。

    (责任编辑:张紫祎)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氮化铝基大功率混合电路厚膜材料
  • 吹出智慧健康新风,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让你告
  • 杜尔电热车身烘房采用独立、环保设计,可显著减少二
  • 让民生确定 为民生服务——民生保险开业二十周年
  • 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AVEVA剑维软件实现“零碳
  • 欢聚元宵节,新一代空调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守护每
  • 专注买卖,成交不断!慧聪暖通采购大会呼和浩特站圆满
  • 派逊校服获评全国五星标准校服生产基地 助力中国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