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正文
  • 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来了 各个城市未来该如何接招

  • 2024-09-02 15:03:07 发布于:北京市  作者: 戚耀琪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近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消防救援局等五部门印发《推动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助力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水平。这是我国首次出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

      按照方案,重点任务就包括了督促生产企业强化合规经营意识,严格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组织生产,保障产品质量水平。督促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建立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严格核查产品合格证明、强制性产品认证等信息,经确认存在缺陷的,依法督促生产者实施召回。各地要统筹资金,结合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对相关消费者予以补贴。

      由此可见,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电动自行车作为仅次于家用轿车和摩托车之外的存在,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交通工具和经济产品,对于广大家庭来说影响不小。一辆电动自行车少则几千元,贵则上万元,甚至许多家庭还可能不止一台。以旧换新的全国性实施,不但能带动电动自行车上下游相关产业的供给增加,也能刺激家庭与个人需求的进一步增长。

      相比之下,许多地方尤其是一线大城市,对电动自行车采取了许多严格的措施。比如广州8月30日推出的《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状况和发展导向,综合考虑交通出行合理需求,可以对电动自行车实行总量控制。同时还明确广州市不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至于上海,今年则是出台《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和停放场所设计标准》,把重心放在安全上。北京也将修改管理条例,强化销售、停放、充电等方面的管理。

      因此,电动自行车市场是扩大还是缩小,表面上看就和其他大宗商品一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深层次来说,则是和一个城市的管理思路和制度规则密切相关。行人和非机动道路资源越缺乏,限行路段和时段越多,购买电动自行车的需求就会被压制得越强烈。这个地区也就倾向于不鼓励用电动自行车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相反,保障服务和交通配套做得越好,城市非机动车道建设越完善,等于就承认了电动自行车的天然优势。

      对电动自行车的管控采用严格还是宽松的态度,这取决于每个城市的观念。毕竟通过道路网络的重新设计与改扩建来满足非机动车出行,是需要投入庞大财政资源的。这个投入与每个骑行者的得益、社会的得益、城市宜居满意度的提升相比,是不是值得。电动自行车的绿色自由出行与安全隐患相比,优势是不是明显?决策者有什么样的思路方向,有关部门就会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这应该是一个长期博弈的过程。在各种博弈后,就是城市样貌的巨大差异。至于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得如何,也可以看成是衡量城市发展理念的一把尺子。

    (责任编辑:王晨曦)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氮化铝基大功率混合电路厚膜材料
  • 吹出智慧健康新风,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柜机让你告
  • 杜尔电热车身烘房采用独立、环保设计,可显著减少二
  • 让民生确定 为民生服务——民生保险开业二十周年
  • 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理念,AVEVA剑维软件实现“零碳
  • 欢聚元宵节,新一代空调TCL小蓝翼P7新风空调守护每
  • 专注买卖,成交不断!慧聪暖通采购大会呼和浩特站圆满
  • 派逊校服获评全国五星标准校服生产基地 助力中国
  • 推荐阅读
    频道排行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4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