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正当其时

  • 2024-09-02 15:03:21 北京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一场影响人身险业长期发展的改革已拉开大幕。

      8月初,监管部门下发通知,将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未来,人身险预定利率将参考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达到触发条件后,及时进行调整。

      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业内期盼已久。因为随着市场利率的快速下行,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匹配压力增加,面临利差损风险增加,正需要一套动态、及时、有效的机制,促进资产负债的高效联动。

      与银行可以主动调整存款利率不同,人身险预定利率上限主要是由监管方规定。从市场利率出现变化、到监管部门调整、再到新老产品切换,预定利率调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经不适应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

      这一滞后性还体现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联动管理上。资产端投资收益紧随市场利率快速下行,而负债端预定利率下调过慢,这就导致销售的刚性成本产品越多,资产端投资压力就越大,行业利差损风险积累。

      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将是长期防范利差损风险的“利器”。一方面,可以提升对经济波动和市场利率的敏感性,利率下行时,及时下调预定利率防范利差损风险;利率上行时,及时上调预定利率保持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引导行业参与者和消费者树立“保险姓保”的理念,更加重视保险保障功能。

      近年来,在保险销售圈,增额终身寿险因具有锁定利率的优势,无疑是最火的明星产品。但是,保险走向“存款化”“理财化”,不仅偏离了保险风险保障的本质,而且以增额终身寿险为代表的储蓄型产品具有成本刚性,持续大卖也是利差损风险积累的主要因素。

      市场对保险的认知,需要“去存款化”“去理财化”。建立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建立以产品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把产品研发聚焦于风险保障功能;有利于引导客户预期,理性审视预定利率调整,重点关注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避免被“炒停售”误导;有利于保险营销员摒弃过度关注“炒停售”带来的短期业绩提升,更加注重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客户提供长期价值陪伴。

    (责任编辑:谭梦桐)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HPE推出零信任网络与私有云运维解决方案,重新定义
  • ​Covation Biomaterials瑞讯生物材料在中国国际
  • F5《2025年应用战略现状》报告:AI 落地加速,企业战
  • 达索系统: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 《和·国粹流芳》京剧文化艺术展暨《和合·国粹·
  • 来自Arburg(阿博格)的线性机械手系统 专为亚洲市场:
  • 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推出全新虚拟私有云
  • 2025达索系统企业转型智造论坛系列活动全国巡回开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5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