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再创10万级价值新标杆,2025款瑞虎7 PLUS亮相成都车展

  • 2024-09-05 10:06:32 北京
  •   8月30日,在2024成都车展上,奇瑞2025款瑞虎7 PLUS迎来首次公开亮相。新车不仅拥有全新造型设计,更首次将8AT变速箱带到10万级SUV,综合实力再进阶,充分展示出奇瑞汽车深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功力。可以说,新车的升级完美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追求。

     

      造型升级,颜值兼顾时尚与大气

      车辆的外观设计,无疑是吸引我们眼球的首要因素,它不仅是车辆个性的直观展现,更是车主品位与生活态度的体现。一个经过精心雕琢的外观,能让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与自豪感。同时,优秀的外观设计,能够令人一见难忘,在车流中脱颖而出,成为焦点。2025款瑞虎7 PLUS深谙消费者需求,通过整车设计升级,为消费者塑造出一个大气且富有视觉张力的外观。

      细看设计,新车采用全新钻石星辉前格栅,配合雾灯区光影运动几何设计,不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使其更具辨识度。侧面则采用动感时尚的多腰线设计,让车身更显修长之余,也注入了更多活力。

     

      来到尾部,新车采用全新贯穿式尾灯设计,流线型光带极大拉伸了车身的视觉宽度,赋予车辆更多科技感。整体看来,2025款瑞虎7 PLUS的外观以别具一格的大气与活力,展现出独特的设计美学,让整车质感得到提升。

     

      动力组合再进阶,10万级SUV首搭8AT变速箱

      一辆好车,不仅要外观设计出众,更要拥有高效、可靠的动力系统,能为车辆提供随叫随到的动力,确保在各种路况下都能表现出色。2025款瑞虎7 PLUS坐拥奇瑞全栈自研的“双十佳”黄金动力组合,实现动力组合再进阶,让用户从容应对各种路况。

      奇瑞的发动机技术一直有口皆碑。在强大的技术赋能下,2025款瑞虎7 PLUS全系标配的1.6TGDI鲲鹏动力发动机曾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发动机最大功率145kW,峰值扭矩290N·m,充沛的动力储备让车辆在城区、高速乃至山路等多种路况下都能提供轻快自如的驾驶体验。

     

      与发动机匹配的,是奇瑞首次投放在10万级紧凑型SUV市场的鲲鹏8AT变速器,其换挡丝滑,最高机械效率高达96%,兼具超平顺与超高效的特性。同时,奇瑞自研的变速箱软件,能对扭矩进行实时控制,并自学习适配多场景,能不断学习适应用户的驾驶习惯,从软件层面进一步优化变速箱的性能表现。一系列的技术升级,让车辆的动态行驶品质再提升,使用户的驾驶更轻松、乘坐更平稳,全家自驾的旅途更尽兴。

     

      综合来看,2025款瑞虎7 PLUS凭借超高的颜值与可靠的黄金动力组合,产品实力全面提升,实现10万级SUV价值标杆再进阶。新车预计将于今年9月25日正式上市,未来将与瑞虎8L、全新瑞虎8 PLUS共同构成更强大的瑞虎家族产品矩阵,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车型选择。认真搞技术,踏实造好车,奇瑞汽车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持续打造更优质的汽车产品,开启美好出行新生活。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HPE推出零信任网络与私有云运维解决方案,重新定义
  • ​Covation Biomaterials瑞讯生物材料在中国国际
  • F5《2025年应用战略现状》报告:AI 落地加速,企业战
  • 达索系统: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 《和·国粹流芳》京剧文化艺术展暨《和合·国粹·
  • 来自Arburg(阿博格)的线性机械手系统 专为亚洲市场:
  • 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推出全新虚拟私有云
  • 2025达索系统企业转型智造论坛系列活动全国巡回开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5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