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新闻
  • 快递行业高质量发展提速 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

  • 2024-11-19 14:59:39 北京 作者: 张文湘 来源: 中国网-财经
  •   11月17日,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1500亿件大关。而2014年,中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实现突破100亿件。十年间,行业的发展速度让人惊叹。

      与此同时,快递物流行业也在加快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业内人士表示,行业正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未来几年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237.7亿件,同比增长22%。其中,第三季度快递业务量完成436.1亿件,同比增长20.1%;前三季度快递业务收入为1万亿元,同比增长14.1%。

      相关快递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韵达股份、顺丰控股、申通快递、圆通速递营收同比分别增长8.14%、9.44%、14.16%、21.13%,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0.93%、21.59%、195.18%、10.21%。

      “从业务量角度来说,今年快递行业的发展超出预期,最重要原因是今年以来各种消费刺激政策的出台。另外,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的增速较快,也是年内行业增长的一大动力。”贯铄资本CEO赵小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赵小敏认为,目前快递行业进入相对稳步的发展阶段,展望未来,快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预期,各平台预计仍会加大促销力度,各种生鲜冷链业务也迎来发展机遇,明年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约15%的同比增速。

      相关从业者也表达了对未来行业发展的乐观预期。“快递行业的集中度在快速提升,根据目前的情况判断,未来5年内行业都会维持高速增长。”某快递网点运营负责人告诉记者。

      除业务量快速增长外,快递行业呈现出的新发展态势同样引人关注。

      一方面,随着中西部地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快递行业区域协调发展成效逐步显现。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占全国比重分别为72.6%、18.6%和8.8%,与上年同期相比,中部和西部分别提升1.3个和0.9个百分点。

      “中国快递行业流通数字化重塑还在进一步提升,电商平台在‘向西走’,中西部地区流通数字化深化,消费工业品向西而农产品向东;行业在‘向下沉’,消费工业品下沉至农村,农产品上行。随着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以及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流通数字化渗透率还会进一步提升,但整体增势趋稳。”《现代物流报》社社长杨达卿表示。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在行业内得到加速应用,快递行业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发展趋势明显加快。

      “数智化是快递行业最大的发展驱动力,可进一步促进消费品全链路、全流程的提质增效降本;而国际化仍是快递业未来几年的主要驱动力,未来来自新兴市场的增量加大;集群化是快递业发展的新趋势,快递物流与产业带、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将促使快递龙头企业与产业带及产业集群形成供应链集群式服务,从而推进头部企业从单一的‘快递’服务,向更加集成的‘快链’服务发展。”杨达卿表示。

      赵小敏表示,快递物流行业正在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行业技术迭代逐步升级,进入相对良性的发展循环,行业集中度、出海速度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整个行业有望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责任编辑:朱赫)

    猜你喜欢:

  • 四部门联合开展“精康融合行动” 增强精神障碍患
  • 全国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取得进展 依法取缔
  • 中国残联召开残疾人社保座谈会 积极有序探索多层
  • 将文博单位纳入消防监管重点对象
  • 嘉士伯天目湖拉罐车间获“江苏省智能示范车间”认
  • 天宝营养IPO:报告期净利润波动大 短期偿债压力大“
  • 科峰传动吴俊峰当选全国工商联第十三届执委
  • 雅培捐赠价值超1680万元医学营养品 为一线医务工
  • HPE推出零信任网络与私有云运维解决方案,重新定义
  • ​Covation Biomaterials瑞讯生物材料在中国国际
  • F5《2025年应用战略现状》报告:AI 落地加速,企业战
  • 达索系统:用数字技术讲好中国故事
  • 《和·国粹流芳》京剧文化艺术展暨《和合·国粹·
  • 来自Arburg(阿博格)的线性机械手系统 专为亚洲市场:
  • 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推出全新虚拟私有云
  • 2025达索系统企业转型智造论坛系列活动全国巡回开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

    中国财经消费网   |    合作:gkjnet@qq.com
    Copyright © 2019-2025 CJ18.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消费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