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43亿元,同比增长3.9%,比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比2019年11月份增长9.0%,两年平均增速为4.4%。从环比看,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0.22%。1月份至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554亿元,同比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4.0%;全国网上零售额118749亿元,同比增长15.4%。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从11月份情况来看,我国市场销售总体上是恢复的。但受到疫情散发多发的影响,呈现稳中有缓的特点。从未来发展看,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态势不会改变。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10月份回落,形成拖累的因素有三点:一是疫情反复,利空餐饮收入零售额;二是11月份全国城镇失业率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利空居民收入,进而利空消费增速;三是2020年同期基数上行也对今年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形成利空。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国内多地疫情反复,线下消费场景受到影响。不过,从结构上看,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业态依然保持了迅猛的增长势头,继续在消费市场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郑后成分析,展望12月份,虽然面临基数下行的利多因素,但是预计12月份CPI当月同比大概率较11月份下行,城镇调查失业率再度下行概率较低,预计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难以大幅上行。
付一夫认为,考虑到临近元旦的时间节点,消费市场会迎来一波增长的小高峰,预计全年消费市场的增长仍会稳定在合理区间范围内。
付凌晖指出,下阶段,消费市场恢复还有不少有利条件。一是我国就业形势保持稳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居民收入增加有保障。二是市场保供稳价有力有效,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温和上涨,消费预期总体稳定。三是经济逐步恢复,社会保障不断完善,也有利于增强消费信心。
谈到未来如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付一夫表示,短期内,由于疫情反复等因素仍在扰动,消费市场的复苏之路恐怕很难一帆风顺。长远来看,需要加快破除抑制消费的一系列障碍,继续推进收入分配改革,着力缩小收入差距,切实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居民的养老、医疗问题,以此来解决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此外,要改善偏远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商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并规范消费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以此来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
郑后成认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主要有两个途径。第一,扩大消费最根本的是促进就业。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八提“就业”,较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加5次,表明中央对就业这一民生问题高度关注。2022年将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特别是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第二,在境外输入压力之下,预计2022年疫情完全消除概率较低,将对2022年消费产生持续压制。在此背景下,可加快新冠肺炎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同时促进聚集性、场景式消费,降低疫情对消费增速的干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