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5月17日讯 (记者 谭梦桐)“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5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2年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受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明显的超预期影响,经济新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不过,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现,国民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复工复产效果逐步显现,上海已复工企业占比近50%,货运物流持续恢复。投资逐渐成为稳增长主要支撑点,各地区各部门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政策,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有利于增强企业发展信心。线上消费和升级类消费成为消费重要支撑,受益于信息技术发展,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会持续。
工业生产下降 但能源等行业韧性强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制造业增长3.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4月份,工业生产受到疫情冲击,由于交通物流受阻等因素影响,工业生产出现了下降,当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其中,制造业下降4.6%。在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生产供应业都保持了增长,但制造业下降,主要还是受到汽车等装备制造业下降影响。4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1.8%。” 对于4月的工业经济情况,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生产出现明显收缩。本月工业增加值同比-2.9%,为2020年3月之后的首次负增长,与本月生产PMI的深度回落趋势相一致。” 对于工业生产数据解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一方面由于部分地区疫情形势比较严重,物流运输不畅,企业停工停产,对产业链形成较大冲击。另一方面,需求不振影响了订单,4月新订单PMI指数仅有42.6%,回落了6.2个百分点。此外,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位波动,成本上涨也对企业形成一定冲击。”
不过,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也谈到,部分工业行业保持了增长,体现出较强韧性,有效保障了居民基本生活,保障了生产循环基本稳定。
一是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在生产生活中,能源是基础的要素保障。4月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7.2%,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秩序正常运转。
二是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基本消费品工业保持增长。4月份,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0.1%和0.5%,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20.4%和9.3%,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三是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增长。4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9.7%,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没有改变,体现出经济发展的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变化。
“下阶段,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交通物流逐步打通,生产循环改善,尤其是减税降费、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将有助于提振企业信心、改善企业经营,推动工业生产持续恢复。” 付凌晖表示。
社零短期下降不会改变消费持续增长趋势
“4月份受到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有所提升。”对于消费情况,付凌晖介绍。
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24880亿元,同比增长0.4%;餐饮收入13262亿元,下降5.1%。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饮料类、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4%、9.5%、8.8%。全国网上零售额38692亿元,同比增长3.3%。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483亿元,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0.69%。其中,商品零售26874亿元,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2609亿元,下降22.7%。
对于消费数据,付凌晖从三方面具体展开来谈。从消费总额来看,4月份的主要特点是非生活必需品销售和餐饮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明显,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4月当月商品零售额同比下降9.7%,餐饮收入下降22.7%。
从地区来看,受疫情冲击比较严重的长三角和东北地区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30%。但是尽管市场销售下降,居民的基本生活供应还是得到有效保障,相关商品销售保持了增长。4月份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0%、6%。
从业态来看,自助式消费和社区店零售保持增长,1-4月份限额以上超市、仓储会员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6%和8.5%,与社区消费密切相关的食杂店、便利店零售额增长2.4%和6.8%。
“可以很显著的看到餐饮和商品零售都出现了一定的萎缩,原因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减少,购物需求更加偏向于民生物资,很多地区物流和供应链受限,消费需求品类受到局限,内需不振。”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指出,内需不振也存在其他因素,当前一个是供应链因为疫情短期还没有通畅,一个是海外通胀率高企向国内传导通胀压力。
不过盘和林也表示,到了5月,随着各地纾困措施的推出,尤其是消费券的使用,很多地区的消费料将有所恢复。但真正的消费复苏可能要到6月份,届时疫情结束,经济完全解封。
“从两年来疫情发生以来的经验看,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正常生活秩序得到恢复,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会得到较快释放。”付凌晖在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援企稳岗力度加大,就业基本盘总体稳定,有利于保障居民收入和居民消费能力。受益于信息技术发展,一些传统接触型消费加快向线上转移,居民消费升级态势仍然会持续,有利于支持消费增长。”
投资逐渐成为稳增长主要支撑点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挥好投资关键性作用,不仅有利于短期稳定经济增长、保障民生,而且有利于调整未来供给结构,提升结构质量,改善经济发展效益,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3544亿元,同比增长6.8%,比1-3月份回落2.5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5%,制造业投资增长12.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97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9%;商品房销售额37789亿元,下降29.5%。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82%。
“今年以来,稳增长稳投资政策持续发力,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资规模持续扩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对于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付凌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对1-4月的投资情况介绍。
温彬也认为,在消费和出口都出现明显回落的形势下,投资逐渐成为稳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从结构看,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投资都得到加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一是制造业投资较快增长。我国制造业生产能力比较强,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由于全球化遭遇到逆流,加之全球疫情冲击,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增多,急需对重点领域加大投资,保障生产循环畅通。今年以来,对于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在加大,像集成电路等一些重点领域,制造业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了。1-4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对全部投资贡献率为42.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2.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9%。
二是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我国基础设施人均存量水平仅为发达国家的20%-30%。新能源发展和数字化发展相关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巨大。今年按照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要求,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加大,促进了相关投资增加。1-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
三是民生短板领域投资扩大。尽管我国社会民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还存在不少痛点,与人民群众期待相比还存在不足。对此,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加强社会民生领域投入,带动相关投资增长。1-4月份,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14.4%,其中教育、卫生投资分别增长12.5%、24.9%。
不过房地产投资方面不容乐观,增速转负,1-4月回落2.7%。房地产开工和销售继续较大幅度回落,1-4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6.3%,降幅扩大8.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0.9%,降幅扩大7.1个百分点。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提振房地产销售,但预计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仍需时日。”温彬表示。
“今年4月份开启了房地产历史上罕见的政策密集潮,各类利好政策不断,后续政策发酵下,市场预期会转变。尤其是近期央行周末发文,客观上对销售数据的提振具有积极的作用。” 对于房屋销售数据,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房价方面,1-4月份,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计算,全国商品房均价为9502元/平方米,涨幅为-10.8%。“房价数据总体上跌了一成,反过来看,也说明房价的泡沫在减少。叠加购房政策各类利好政策,购房的新的窗口期也在开启,这是房企营销和个人购房者等所需要关注的。”严跃进称。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财经消费)”的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本网,本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gkjnet@qq.com